卓甫見談如何學彈鋼琴
(記者陳美伶/艾爾蒙地市報導)應多元藝術與文化協會之邀,出任「2009大洛杉磯台美人傳統週」系列活動之一,「2009年UDACS青少年鋼琴比賽」評審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鋼琴教授卓甫見,將於5月25日(週一)舉辦「如何彈好鋼琴」研討會,與洛杉磯愛樂民眾分享其學琴及教琴的音樂歷程。卓甫見表示,孩子學琴不應有壓力,最好的學琴年齡是5歲,而老師、學生、家長,可說是在每個人音樂學習過程中,重要的「鐵三角」關係。
卓甫見經常受邀在各地巡迴演講及演奏,致力提升台灣人的音樂素養,這次將與洛杉磯鄉親分享「如何彈好鋼琴」。他說,如想在音樂道路上持續下去,最重要的是,應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透過活潑、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不引以為苦,「學琴不應是負擔,而是一種享受」。
卓甫見說,當彈琴不再成為學生的負擔後,接下來就應協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並建立他們的信心,以及在舞台上的魅力與說服力。
身為大學教授,卓甫見認為老師如何「因材施教」很重要,他也將於週一的研討會中大談教學經。他指出,學琴的孩子來自不同家庭背景,其資質與可能遭遇的學習障礙亦不同,比如指法敏捷度、力度、是否容易控制音色、樂句及踏板使用程度,以及是否有背譜障礙等,他也將在這次研討會中傳授克服要領。
學琴的人,最常面對的問題是「心理因素」,卓甫見強調,台灣早年多為留日的音樂教師,屬於刻板的機械式教學,既壓抑學生也難以啟發學習興趣;他坦言,在其個人的鋼琴學習之路上,也曾想要放棄,所幸在母親的鼓勵下,得以繼續堅持。
正因如此,卓甫見教育下一代的方法已有所不同,像是他教育子女,都採取啟發式的學習。卓甫見的兒子卓卿聖,目前正在堪薩斯州Washburn大學主修大提琴,也是一名音樂教師。
主修大提琴的卓卿聖,因父親卓甫見是鋼琴教授,母親江素琦是小提琴家,他從「胎教」時期即接觸音樂,5歲學習鋼琴、11歲學大提琴。他說,從小對父親對音樂的堅持及獨特見解產生潛移默化作用,現在他也選擇專業的音樂道路,並成為音樂教師。
卓卿聖說,台灣、美國的學生,其習性、學習環境雖大不同,但共同點是,「強迫式」的教學達不到預期成效,適當的「壓力」卻能刺激進步。
卓甫見現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教授,曾出版多項音樂學習相關的論文著作,像是「為鋼琴教學把脈」、「音感訓練面面觀」、「台灣音樂哲人- 陳泗治」等。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xpehhtphijfs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