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聚焦】
  時報訊今年的政協工作報告中,用了兩千多字的篇幅談到了改革,改革一詞也在報告中出現了30次,而在過去10年,這個詞平均出現的次數只有10次。今天,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將作他就任後的首份政府工作報告,在眾多領域里,“深化改革”無疑成為最大的期待,也是浙江代表團很多人大代表關註的重點。
  □時報特派記者 叢楊
  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應在行政審批改革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開局年,深化改革的面很廣,我認為應當找到兩個突破口:一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二是財稅體制改革。這個改革成功了,其他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這一次他帶來1個議案,14個建議,重點就是改革。
  作為連續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去年,宗慶後就已經提出關於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加強事後監管的建議,但宗慶後坦言,從企業的切身感受來說,行政審批“沒感覺明顯減少”,於是,今年他將這一話題再次拋出。
  “浙江在審批事項改革還是比較快的,我知道已經減少了60%。”宗慶後說,但在全國來講,進展還有點慢,“那全國有多少審批事項,我看沒人說得清楚,我們希望改革推進得再快一點。畢竟,改革才是發展啊。”
  來開兩會,宗慶後還特意準備了一份資料,就是一個公司的前期審批環節,長長一串的條目,宗慶後一邊說,一邊用雙手比划著“這麼長”。“環評、安評、能評啊,等等等等”一連串用了四個“等”。
  因此,宗慶後建議由中央組織人員對審批事項進行清理,看看哪些是中央需要審批的,現在地方上還有多少項,除了必須的,其餘都予以廢除,還得告訴企業和老百姓,做什麼事情需要怎樣的條件和標準,只要符合了標準,企業就可以自己去乾,不需要政府審批。
  此外,還要建立備案制度,企業將自己投資的行業、投資的規模以及技術水平等基本項目告知政府,政府將信息收集後向社會公開,從而避免和減少重覆投資、過度投資和資源浪費。
  “如果把審批制度改革問題解決了之後,放開了市場,也搞活了經濟,還能解決腐敗的源頭,因為企業不需要懇求官員審批了,也就沒有人去拿錢賄賂了,亦杜絕了權錢交易。”宗慶後說。
  培養基層全科醫生
  是推動醫改的關鍵
  在中國,公立醫院是解決老百姓就醫的主體,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無疑是醫改中的一根“硬骨頭”,“它的成敗直接影響著醫改。”全國人大代表、溫州醫科大學校長瞿佳說。這位長期從事醫療事業的校長關註的改革重點在醫療領域,“而醫改的重點在‘公立醫院’的改革。”
  瞿佳準備的十幾個建議當中,大部分都是關於醫療改革的。“醫改需要強基層,其中重要的措施應該是由政府培養訂單式定向合格的基層農村全科醫生。”
  “老百姓總說看病難,難在大醫院,現實的情況是,基層醫院、農村衛生院,病人並不多,全都擁在大醫院,看病才難。”不少人跟瞿佳反映過,現在的基層、農村醫療機構的醫生水平能信任嗎?很多人還沒有行醫執照呢。這樣的話,瞿佳說他聽了心裡難受。
  所以,連續兩年,他都建議政府加大力度培養訂單式定向基層農村全科醫生,加強基層醫務人員的長效培養機制,“基層、農村醫生要是不合格,中國的醫改永遠不會成功。”
  瞿佳建議,從國家層間和許多省都已經開始做這件很有意義的事,進一步的做法應該是,為這些訂單式學生提供事業編製。而且這些畢業生的待遇應不低於縣級醫院的同級醫務人員,併在職稱晉升方面提供相應的優待,“前提一定是,按照協議合同要到基層服務相應的年數。”
  瞿佳認為這樣的好處是,既鼓勵了這些畢業生沉下心到基層鄉村去,又讓基層的居民覺得,他們是正規醫學院校培養的,5年制的合格醫生,可以信任。在工作滿一段時間後,可讓他們優先回到縣級醫院。
  “這就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慢慢地老百姓會相信他們,然後真正解決‘看病難’問題。”瞿佳說。  (原標題:人大代表圍繞“深化改革”提建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xpehhtphijfs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